

-
更多
预约演示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跟您沟通
智慧托育
托育装备
托育人才
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人员电话或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400-609-2598 电话服务时间: 工作日 9:00-18:00
2025年全国两会重磅发声,政府工作报告将“发放育儿补贴”列为年度重点任务,这项政策直击年轻人“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被大家热切关注。
一、背景分析:人口危机倒逼“真金白银”支持
中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2022年末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0,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
生育成本高昂(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全国平均育儿成本超50万元)、托育资源短缺、职场歧视等问题,让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
为破解这一困局,国家打出“育儿补贴+普惠托育+免费学前教育”组合拳,从经济支持到配套服务全方位降低育儿成本,释放生育潜力。
二、国家层面政策:顶层设计,全面布局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随后,3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透露,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操作方案。届时大家会看到在育儿补贴方面会有直接的惠民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安排。
2024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4个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其中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是重要一环,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
此外,国家还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生育。例如,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同时,全国已有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惠及超100万人次,为有辅助生殖需求的家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地方层面实施情况: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一)呼和浩特: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二)云南: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并每年发放8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3周岁。
(三)宁夏: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2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三孩家庭每月补贴不少于200元至孩子3周岁。
(四)四川攀枝花市:作为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城市,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常住人口已实现连续四年正增长。
(五)济南:对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对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200元育儿生活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六)武汉东湖高新区:对2023年1月1日后满足相关条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儿补贴1万元,最长可享受至6周岁,累计最多可获得6万元补贴。
四、未来展望:完善政策,综合支持
政策完善方向:有专家建议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
综合支持体系:除了经济补贴,国家还将通过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托幼一体化服务等方式,为育儿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我国的育儿补贴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未来有望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以更好地支持生育和家庭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鼓励更多家庭生育,也将为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全国两会重磅发声,政府工作报告将“发放育儿补贴”列为年度重点任务,这项政策直击年轻人“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被大家热切关注。
一、背景分析:人口危机倒逼“真金白银”支持
中国人口形势日益严峻:2022年末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0,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
生育成本高昂(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全国平均育儿成本超50万元)、托育资源短缺、职场歧视等问题,让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
为破解这一困局,国家打出“育儿补贴+普惠托育+免费学前教育”组合拳,从经济支持到配套服务全方位降低育儿成本,释放生育潜力。
二、国家层面政策:顶层设计,全面布局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随后,3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透露,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操作方案。届时大家会看到在育儿补贴方面会有直接的惠民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安排。
2024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4个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其中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是重要一环,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
此外,国家还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生育。例如,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同时,全国已有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惠及超100万人次,为有辅助生殖需求的家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地方层面实施情况: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一)呼和浩特: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二)云南: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并每年发放8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3周岁。
(三)宁夏: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2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三孩家庭每月补贴不少于200元至孩子3周岁。
(四)四川攀枝花市:作为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城市,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常住人口已实现连续四年正增长。
(五)济南:对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对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200元育儿生活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六)武汉东湖高新区:对2023年1月1日后满足相关条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儿补贴1万元,最长可享受至6周岁,累计最多可获得6万元补贴。
四、未来展望:完善政策,综合支持
政策完善方向:有专家建议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
综合支持体系:除了经济补贴,国家还将通过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托幼一体化服务等方式,为育儿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我国的育儿补贴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未来有望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以更好地支持生育和家庭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鼓励更多家庭生育,也将为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