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预制菜 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从餐厅后厨到家庭餐桌,预制菜的身影随处可见,它凭借便捷、高效等特性收获了不少拥趸。然而,当这股预制菜之风涉及到孩子,尤其是0-3岁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时,更值得深思。婴幼儿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黄金时期,饮食的安全性与营养性关乎一生健康,不容半点马虎。

为保障婴幼儿在托育机构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国家及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文件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印发《托育机构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试行)》,指南中明确指出,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应选择安全、营养丰富、新鲜的食材,并符合婴幼儿喜好。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1岁以内婴幼儿辅食应当保持原为,不添加盐、糖和调味品。24~36月龄幼儿膳食选择安全、营养丰富、新鲜的食材和清洁水制备食物。这就要求托育机构在膳食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膳食的安全与卫生。
在地方层面,2025年2月,杭州市发布《3 岁以下婴幼儿餐饮配送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标准明确,食材品种应多样化且搭配合理,应选择应季、易存放、不易过敏食材。同时对配送时间、配送温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婴幼儿餐饮配送时间应在1h内完成。
2025年5月,南昌市发布《南昌市托育机构婴幼儿喂养及膳食指导意见》,对辅食原料和卫生进行了明确要求。婴幼儿辅食添加所使用的食品和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和/或相关规定,原料应新鲜、优质、无污染,应保证婴幼儿安全、满足营养需要。辅食应现做现吃,制作好的辅食应及时食用,如未及时食用应妥善保存,尽早食用。

托育机构应如何保障宝宝舌尖上的安全?需根据实际条件科学选择。
条件允许时,自建厨房是 “金标准”,按照国家要求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配备专业厨师与营养师,全环节遵循食品安全规范,能直接把控食材新鲜度,通过 “明厨亮灶” 接受家长监督,现场烹饪最大程度保留营养。若无法自建厨房,可按照地方相关规定,选择专业、安全卫生有保障的婴幼儿中央厨房配送。
市面成人标准预制菜在营养、食材、添加剂上均不符合婴幼儿需求,且违背法规与行业标准,是绝对不可触碰的红线,机构需坚守底线保障孩子健康。
托育机构肩负着守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任,在餐食选择上,要以国家和地方文件要求为指引,将安全与营养置于首位,为婴幼儿打造健康、安心的饮食环境,让家长放心安心。